English

人类文明发展里程碑的垒造者

1999-11-12 来源:光明日报 吴元迈 我有话说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译林人从一九七九年以打开世界一扇窗口,创办独具特色的《译林》杂志起,到一九八九年在《译林》杂志的基础上建立译林出版社,推出多姿多彩的系列翻译丛书,已整整二十年过去了。这是译林人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二十年,也是译林人与时俱进,硕果累累的二十年。

这二十年里,译林人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去年,我在《文艺报》的一篇小文中,对《译林》杂志二十年风雨历程及其特色和成就已有所论及。至于译林出版社成立以来的这十年,同样是成绩卓著,大放异彩的十年。译林人以敏锐的眼光,恢宏的气派,执着的追求,精心的策划和竭诚的服务,不仅出版了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的“古典系列”和“现当代系列”,而且还出版了“世界英雄史诗丛”和反映瞿秋白、张闻天、沈雁冰、胡愈之等老一辈翻译家足迹的《播火者译丛》。此外,译林出版社一直遵循《译林》杂志的选材标准和价值取向,在国内较早地重视出版雅俗共赏的作品,并十分注意面向当代外国文学,特别是当代外国通俗文学的精品。由于他们高瞻远瞩,跟踪追迹,及时地推出了“当代外国流行小说名篇丛书”和“当代外国文学最新佳作丛书”,满足了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这是译林出版社开拓进取的生动表现之一,也是它出书的特色之一。其实,从文学的历史角度看,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或高雅文学之间并没有万里长城相隔,而且它们同样都在创造一个时代的共同文学。再说,译林出版社这样做,不仅给它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译林人在出版重译和新译过去和当代的外国文学名著时,不惜工本,敢于和善于把目光投向那些部头大、翻译难度高而又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天书或禁书,如二十世纪法国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爱尔兰现代主义大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欧洲散文鼻祖蒙田的《蒙田随笔全集》等。对于这些作品的出版,译林出版社还组织了学术研讨会,有的甚至是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些活动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外国文学界对它们的探索和研究。

在短短的十年里,译林人为了自己的出版事业,全力以赴,做了大量的平凡的工作,付出了许多辛劳与心血。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白费,终于把一个新创的出版社办得蒸蒸日上,并且取得如此之规模,如此之发展,如此之成就,使其跻身于我国文学出版工作的前列。这实在是功不可没。同时,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整个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历程和成绩。这对于我们学习、吸收和借鉴外国的一些优秀文学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学或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来都是它们得以发展和繁荣的基本原因之一。在我国,唐代是如此,“五四”时代是如此,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是如此。世界各国也不例外。英人罗素于一九二二年曾写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我想,包括译林人在内的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工作者,也是我们这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的参与者。

这些年来,我作为译林出版社的读者和朋友,不论在学习中或工作中,经常得到他们的热情帮助和多方面支持,仅以我所的《外国文学动态》杂志而言,如果不是同他们合作,也许它已不复存在。此外,这几年里译林出版社已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制订一批大型的科研项目,邀请各方面的学者参加,这对于外国文学的探索和研究必将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也是译林出版社工作的一个新方面,新起点。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新的世纪已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我热烈祝贺译林业已取得的成就,并希望也深信,他们将更上一层楼,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